伤病确实应该受到指责
巴黎奥运周期,以韩旭、李月汝、李梦、王思雨、杨力维、黄思静、李缘、吴桐桐等人为基本框架的中国女篮,已经形成了历经世界杯、亚洲杯、亚运会等赛事考验的现役阵容。然而,相比于她们昔日的战斗力,在巴黎奥运会上,“伤病频发”几乎是中国女篮所有核心球员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也是球队状态大幅下滑最明显的原因之一。
在带伤出战上赛季联赛总决赛后,关于李梦伤愈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因伤缺席了大部分热身赛后,李梦在奥运会小组赛中的表现只能用“低开高走”来形容。直到最后一轮对阵波多黎各女篮的比赛,她才找到比赛的感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韩旭的身上。作为帮助中国女篮取得一系列好成绩的绝对功臣,从连续的世界杯、亚洲杯、大运会、亚运会,到去年在WNBA和国家队的多次奔波,韩旭因为整个周期的不断轮换,累积性疲劳伤病不少。甚至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一周,她还因为体力透支和过度疲劳,被曝出出现严重胃痉挛。这显然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表现。
事实上,从2022年世界杯开始,面对整个巴黎奥运周期的密集赛程,征战多地的中国女篮几乎靠“一套阵容打天下”。在轮换和选拔不够的情况下,外界经常能看到队内一人因伤缺阵,往往需要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去填补、解决问题。偶尔一两场比赛,这样的情况被外界称赞球队团结拼搏,但在连战连捷的压力下,伤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步步将球队拖入困境。
“跛脚阵容”埋下隐患
这几年,从“中国双塔”韩旭、李月汝到大运会爆红的“大宝贝”刘禹彤,再到U17女篮亚洲杯上震惊世界篮坛的新人张子瑜,内线球员辈出,实力大幅提升,成为提升中国女篮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一环。然而巴黎奥运会的失利也证明,单纯依靠内线并不足以支撑中国女篮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女篮主帅郑伟坚定地选择相信王思雨、杨力维、李缘、吴桐桐等这几年伴随球队成长的后场球员。然而,由于伤病,别说小组赛三场难以获得更多出场时间的李缘、替补出场表现平平的吴桐桐,就连王思雨和杨力维这两位主力,与2022年世界杯上的表现相比,实战力下滑也十分明显。
在中国女篮本不应该输掉的小组赛首轮比赛中,曾在世界杯、亚洲杯上创造过诸多亮点的王思雨不仅出现了多达6次失误,而且常规时间最后阶段的犯规成为中国女篮被西班牙女篮翻盘的导火索;接连遭遇重伤的杨力维不仅因伤失去了此前犀利的突破,投篮能力也出现下滑,三场比赛场均得到4分、命中率22%,甚至让人怀疑这位中国女篮队长是否还具备进入首发阵容的能力。
更让人心酸的是,郑炜对老将们的信任,不仅来自于她们过去的贡献和过往的表现,更是因为通过这几个赛季的观察和筛选,中国女篮似乎已经没有比她们更合适的人选了。即便加上杨淑瑜、罗欣琪等出场时间不多的新人,也难怪球迷们抱怨,本该是中国女篮人才培养摇篮的WCBA联赛,这几个赛季竟然“一无所获”。
无休止的“多项选择题”
奥运会前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总决赛,中国女篮主教练郑炜曾表示,中国女篮之所以不是真正的世界强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与欧美强队较量的经验和能力。很遗憾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总决赛,郑炜对球队的预测和评价在奥运赛场上得到了验证。
从奥运小组赛三场比赛的实际表现来看,尽管受到伤病的影响,但李月汝很可能是中国女篮唯一一个在与欧美球队的对抗中始终展现实力的球员,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和李月汝是本赛季中国女篮唯一一个坚持留在海外联赛磨练自己的球员有关。
事实上,无论是2019年、2022年两度加盟WNBA球队的韩旭,还是2023赛季选择留洋、成为继郑海霞之后首位在WNBA球队首发的中国女篮球员的李梦,又或是本赛季在WNBA发挥越来越好的李月汝,她们在海外联赛期间保持的高强度训练比赛水平、高水平对抗氛围都促进了她们个人的成长,为她们在重大比赛中帮助中国女篮披荆斩棘奠定了基础。
不过,虽然还有机会继续征战海外联赛,但韩旭和李梦却意外地在上赛季选择回归国内联赛。虽然她们最终帮助四川女篮实现了卫冕联赛冠军的目标,但从帮助中国女篮备战奥运会的角度来看,她们的选择显然不如李月汝的坚持有效。
去年,眼看着中国男篮在世界杯和亚运会上连续受挫,姚明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篮球已经与世界篮球脱节了。从巴黎奥运会的表现来看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总决赛,不光男篮,三对三篮球和女篮似乎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那么,当有机会走出去看看世界,追上世界篮球的步伐时,为什么要选择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希银
盛媛媛 校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