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NBA官方公布了芝加哥联合试训名单,中国球员曾凡博的名字被列在显著位置。作为2022年选秀前最重要的一次展示,曾凡博的受邀意味着中国球员又一次抓住了敲开NBA大门的敲门砖。
不仅如此,来自辽宁本钢的年轻前锋张镇麟、来自浙江稠州的19岁中锋于嘉豪等均已经远赴美国,为挑战NBA做准备。
(从左至右)韩旭、张镇麟、于嘉豪、曾凡博、郭昊文
在WNBA赛场上,韩旭不仅在新赛季首次亮相,还替补出场砍下全队最高的10分,为她的WNBA之旅开了个好头。
中国球员再一次与世界顶级篮球联赛紧密相连,从姚明到易建联,从郑海霞到苗立杰,中国球员从未停止对篮球更高水平的追求,而这一次,他们是否有机会带来更多的改变和突破?
下一位NBA选秀中国球员是谁?
当曾凡博的名字出现在芝加哥联合试训的名单上时,这个消息对他和中国篮球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熟悉NBA的人大多都知道,在芝加哥举行的大型联合选秀是每一位梦想进入NBA的年轻人在选秀前展示才华的最佳舞台。过去几年,当地电视台也对选秀进行了现场直播。据美媒报道,今年的联合选秀将于5月17日至23日举行,共有78名年轻人参加,包括霍姆格伦、本·开罗等“状元热门”也在名单上。
事实上,去年选秀前,上海久事的郭昊文也曾被邀请参加联合试训前的NBA发展联盟(NBA G)精英训练营,但最终未能进入联合试训名单。相比于郭昊文,直接受邀的曾凡博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比其他中国球员更接近选秀舞台一步。
那么问题来了,曾凡博被NBA球队选中的几率有多大呢?
根据多家美国选秀网站的预测,以曾凡博的年龄和背景来看,他有机会参加2022年和2023年的NBA选秀。在2022年的选秀排名中,他在多家专业网站的“小前锋排行榜”中位列20名左右,并有可能在2022年第二轮中后段被选中。
上赛季曾凡博效力于NBA G联赛的点燃队。这支球队诞生于NBA“点燃计划”,目的是让高中球员毕业后进入联盟体系,避免人才流失。不过,受伤病和状态影响,曾凡博本赛季表现并不十分亮眼,场均出场13分钟,得到3.8分,投篮命中率仅为36.4%。
虽然这样的数据很难打动NBA球队,但据国内媒体《北青报》报道,在NBA球探的报告中,曾凡博19岁的年龄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如果他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NBA球员。但他还需要在身体素质、对抗、进攻选择、篮球技巧等很多方面进一步提高。”
除了曾凡博,刚刚帮助辽宁本钢夺得CBA总冠军的张镇麟、19岁的浙江稠州中锋余嘉豪也具备冲击NBA的潜力,而且他们还远赴美国进行特训。尤其是张镇麟,在北青报披露的球探报告中,虽然张镇麟的控球和防守还有待提高,“但他的身体天赋非常好,比很多美国职业球员都要好,他非常喜欢冲击篮筐,是一名非常勇敢无畏的球员。”
站在NBA和WNBA的赛场上,中国球员这次更不一样
就在曾凡博、张镇麟、余嘉豪、郭昊文各自为登上NBA舞台而努力的时候,中国女篮新一代内线核心韩旭已经踏上了WNBA的赛场。
前不久,韩旭加盟纽约自由人队征战WNBA的消息就已经让中国篮球兴奋不已,而当新赛季正式拉开帷幕之时,韩旭的表现也让美国球迷折服。
两天前的一场常规赛,韩旭迎来了赛季首秀,她在第三节替补出场,砍下全队最高的10分。就连国际篮联也在社交网络上称赞韩旭的表现:“这位来自中国的内线小巨人,除了身高,脚步灵活,防守能力也很强。”
从她加入球队时受到的关注,到首秀即展现的出色表现,以及赛后韩旭的表现引发的热议,这些其实都是如今中国球员与前辈不同的典型——新一代中国球员更容易融入美国篮球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有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中国篮球市场作为后盾。
大数据就是这种发展变化最直观的体现。
姚明进入NBA之时,大部分中国球迷才刚刚开始了解NBA,能够收看NBA比赛的平台也集中在央视的转播上。如今,根据NBA的统计数据,NBA在中国的社交媒体粉丝已经超过2.4亿,而除了刚刚恢复转播NBA比赛的央视,中国球迷有了更多不同的平台和方式去关注NBA比赛及其周边产品。
以全国五大有线数字付费频道综合播控运营平台之一的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为例nba篮球比赛中国转播的都是那些电视台,新媒体兴起后,SiTV全平台总用户数已逼近2.1亿,其体育热点频道本赛季常规赛期间每天直播一场NBA比赛,这意味着SiTV体育热点频道在NBA比赛受众挖掘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此外,除了前几个赛季东方明珠和百视通连续转播NBA比赛外,本赛季央视体育频道恢复NBA转播也代表着双方合作更加紧密的趋势。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包括山东体育、陕西体育等省级体育频道也已恢复NBA直播,广东体育、福建体育正在洽谈中。此外,百视通还计划转播韩旭与WNBA纽约自由人的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的NBA转播,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平台的新鲜感为赛事转播带来了新的玩法,也吸引了更多用户对篮球的关注。以百视通为例,百视通旗下的体育团队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垂直平台基因,因此其采取的突围策略,就如今年季后赛的菲尼克斯太阳队一样让人耳目一新。
更多国内平台吸引了更多观众,意味着中国球员拥有更大、更多元化的支持市场。此外,姚明、易建联、苗立杰等在NBA打球的岁月里,中国球迷培养起来的情怀,也是如今年轻球员与NBA或WNBA联系的重要纽带。
就像季后赛第二轮双双进入“第七场”的小牛和雄鹿,都是王治郅和易建联曾经效力过的球队,在美国并不是典型的大市场,但在中国依然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作为季后赛排名靠后且没有主场优势的球队,他们能在社交网络上制造不少话题讨论。
反过来,NBA球队在中国市场受到的关注也让球队管理层更愿意去了解中国球员,就像每次季后赛都会被电视拍摄的小牛老板马克·库班一样,他非常愿意为中国球员提供挑战NBA的机会。
季后赛第二轮双双闯入“第七场”的小牛和雄鹿,都曾是王治郅和易建联效力过的球队,它们在美国并不是典型的篮球大市场,但在中国依然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
距离NBA再次如此之近nba篮球比赛中国转播的都是那些电视台,NBA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更多的国际球员、更优秀的人才、更加成熟多元化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更高的转播平台……这一次,中国球员试图敲开NBA的大门,或许比以往带着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事实上,中国篮球若想寻求进步与成长,NBA并非唯一的平台。但与世界其他职业篮球联赛相比,NBA不仅在竞技水平、训练体系等方面更胜一筹,也通过40年来的合作交流,在中国扎下了深厚的根基。
其实,上赛季及更早的时候,也有不少中国球员在澳大利亚联赛效力,但无论是从球迷对篮球关注度的提升,还是从个人的成长和变化来看,似乎在各方面影响力都不如NBA联赛。
中国篮球确实需要一个或多个新面孔进入NBA赛场。
一方面,这是为了让中国篮球能够更快、更大幅度地成长。如果中国优秀的球员都只留在国内顶级联赛中训练、比赛,那么他们与世界高水平球员较量的机会,就只有每年十几场国际比赛,或者休赛期去美国进行专项训练。即便中国球员确实在进步、在成长,但如果这种成长速度赶不上国际篮球的进步速度,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篮球只能面临继续落后的残酷现实。
另一方面,由于这几年中国篮球在国际赛场上跌宕起伏nba篮球比赛中国转播的都是那些电视台,再加上疫情反复对国内联赛以及一些洲际、国际赛事的冲击,中国篮球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需要一个新的“面子”球员来支撑。曾几何时,姚明是连接中美篮球文化的桥梁,而后易建联接过了姚明的接力棒。如今易建联逐渐步入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中国篮球也是时候培养一位能够再次站在世界顶级联赛舞台上的球员,以激发中国球迷对篮球的热情了。
事实上,NBA一直在帮助中国篮球的发展。从与中国教育部门合作打造篮球课程,到在中国举办Jr.NBA等高中篮球联赛,再到将NBA关怀项目带到有需要的乡村学校,正如NBA总裁亚当·萧华在中国运动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所说:“帮助中国篮球,特别是帮助年轻人,是我们将继续做的事情。我们不只是希望找到‘下一个姚明’,更希望帮助中国培养‘下一个姚明’。”
如今,被誉为“下一个姚明”的余嘉豪已经远赴美国,希望站上NBA选秀的舞台。在他身边,曾凡博、张镇麟、郭昊文也已做好了准备。在WNBA的舞台上,韩旭用自己的努力为余嘉豪和曾凡博“做出了榜样”。
当然,包括余嘉豪、曾凡博在内的这些年轻人能否进入NBA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中国球员距离NBA再一次如此之近,他们的努力也会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点击进入专题:
NBA 内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