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已经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女篮在巴黎奥运会的成绩更是如断了绳的缆车一般一落千丈,假球的教练层出不穷,吹哨的裁判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一个中国篮球集体低迷的这段时间国内篮球明星,CBA还去搞名人堂的事情?而且国内篮球明星,这些入围的球员,又有多少球迷认识呢?试问:除了朱芳雨国内篮球明星,还有谁是球迷熟知或熟悉的?而且,有些球员的资料在网上根本查不到,他们是什么样的明星呢?
姚明担任篮协主席已经五年了,这期间对CBA和中国篮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那些模仿NBA的花招,简直就是半成品。比如,赛制模仿NBA,但裁判标准是FIBA;单节12分钟模仿NBA,但每场重大比赛最后时刻都要适应分钟的节奏;而模仿NBA的例子还有很多选秀、全明星周末、赛制、工资帽等模式的转变,使得CBA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四不像”的特点却越来越明显。贾秀全说:男篮已经被毁了。
笔者认为CBA应该学习的不是比赛模式,而是体能、技术、战术的训练,以及青训的培养和找懂球员的教练。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再好的球队,也很难打出好成绩。技术再好,也难下棋;没有高超的技术,再精湛的战术也是空谈;没有熟能生巧的战术,再弱的棋局也不可能赢;没有没有强大的青训后备力量,不管球队实力有多强,也有年轻球员短缺的一天;没有一个了解球员的教练,不管战士有多全能,都很难发挥他的能量。外籍教练对队员的了解能有多深?有些教练甚至对队员的了解还不如资深球迷,每次训练都是草草地检查和更换。这样的队伍能强吗?
而且CBA联盟还模仿NBA的机制,制定球员养老金制度,解决球员退役后的后顾之忧,看着就觉得好笑,有这样的成绩,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改革不是抄袭,也不是模仿别人,CBA应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篮球模式,一味的模仿和抄袭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毁掉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