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 深圳主场。 深圳队以0-3的比分不敌北京国安。 随着终场哨声响起,深圳队的中超征程落下帷幕。
闭幕式上,现场的深圳球迷高唱《Can’t Say 》,高呼“Live!”。 网络上,盛传深圳足球俱乐部即将解散。 看了深足近二十年,这家具乐部已经被“解散”了无数次……当然,深足最终没有任何危险地“活了下来”,然后继续“折磨”球迷。
深足已“锁定”保级名额
对于深圳老球迷来说,这个世界上,比足球更让人揪心的运动就是中国足球; 而比中国足球更令人担忧的运动恐怕就是深圳足球了……
回顾神族的过去,几乎都是一段辛酸的历史。
从争冠到降级
当然,正如2002年国足杀入世界杯、2004年亚洲杯决赛与日本队打成一片难解难分一样,深圳足球俱乐部也有自己的辉煌过去。 而这样的辉煌,一度让人们对它即将崛起充满期待。
在深圳福田,有一个地方叫黄木岗,这里曾经是深圳足球队的主场深圳体育场所在地。 对于许多铁杆球迷来说,这里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深圳队成立于1994年
我第一次看足球的时候,深圳队被称为“深圳平安”,他们穿着绿色的球衣。 每到深足开赛的周末,场外的笋岗路总是车水马龙。 作为停车场的体育场广场被封锁——大量焦急的深足球迷正在寻找停车位,以便挤进可容纳一万多人的体育场,为深足加油。
在我的印象中,深足冠军教练朱广沪是一位崇尚穆里尼奥足球理念的教练。 经过几年的坚持,他创造了一套以边后卫为主的防守反击体系。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非常成功。 而随着对本土企业健力宝集团的收购,更是为深佐的实力提升增添了燃料。
2000赛季朱广沪接任深圳足球队主帅职务。
难能可贵的是,与中超“金元足球”时代高水平外援称霸天下不同,深足夺冠时的阵容,除了主力外援吉马和马里科(蒂亚戈期间离队)赛季),全部是本土球员。
如今,深圳足球俱乐部的队徽上仍然有一颗星星。 它承载着2004年中超联赛冠军元年的记忆。然而,在夺冠前一年左右,所有球迷都不会想到,深足夺冠的辉煌事件将成为中超联赛的开始。俱乐部的迅速衰落。
2004年11月24日,深圳健力宝提前两轮夺冠
现在的国足之所以让人担心,是因为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开始是“争夺小组头名”,然后是“打平就能出线”,最后一定是“中国足球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像在看一部优秀的恐怖电影。 主角以为自己能绝境求生,最后却发现自己只能竹篮打水,无处可逃。
深足之所以超越国足,是因为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却已经夹杂着绝望。
事实上,由于队内原因,在深足球员夺得中超冠军奖杯之前,俱乐部已经几个月无法支付工资。 感谢俱乐部管理层坚持不懈的思想工作,球员们在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整个中超赛程。
神祖给人希望的同时,却已经夹杂着绝望。
但在俱乐部高额债务、长期拖欠工资的背景下,球队的解体在所难免。 后来,神族迎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 队内的大牌球星纷纷争先恐后地离队。 李建华、辛峰、陈永强、李飞等昔日“小兄弟”相继接过队长袖标,又相继离开。
还记得深足的赞助商几乎每年都会换。 不变的是,赞助商的性质几乎都是酒精饮料,从健力宝,到金威、上清饮料、茅台……据说当年深足被严重拖欠工资。 当时我还想到了用酒来代替工资的“绝招”。
从此,深圳球迷不再幻想重现元年冠军的辉煌。 能够“保级”就是最大的幸福。
陷入降级“恶性循环”
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的国足不同,每当深足陷入低谷时,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大规模投入。 而结果总是让人欲哭无泪……
深足常年深陷降级“怪圈”。
2011年,深足老板万宏伟力排众议,聘请了绰号“白巫师”的名帅特鲁西埃,年薪100万美元(含教练组工资) 。 然而中超元年冠军,当深足在特鲁西埃的带领下开始打传控足球时,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证明,特鲁西埃的想法过于理想化。 当时深足的本土球员并不具备传控足球的能力。 赛季结束,深足不仅没能像往年一样“成功续约”,反而从中超降级……
2019赛季,重返中超的深圳足球俱乐部再次开始“大”运营。 那一年,他们不仅从梅州客家引进了熟悉中国赛场的实力前锋马里,还引进了挪威国手塞尔纳斯。 要知道,塞尔纳斯可是当时法甲球队圣艾蒂安队的核心中场!
重返中超的深圳足球俱乐部再次开启“大交易”行动
那个赛季的前几轮,塞尔纳斯便有远射和任意球的表现。 深足似乎进展顺利,即将迎来“春天”。 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像塞尔纳斯这样的外援立刻就“水土不服”,彻底变成了“中场工程师”。 他们每场比赛都疲惫不堪、气喘吁吁,却接不到队友的传球……
赛季结束,深足排名降级区。 幸运的是,由于当年天津天海解散,名额空出,深足才逃过一劫,留在了中超。
“痛定思痛”的深足更是在2020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规模收购,这一次,他们瞄准了本土玩家。 除了引进前国脚郜林、姜至鹏和迅速成长的戴伟军之外,还从此前解散的天津天海引进了大量球员。
“痛定思痛”的深足2020年大举采购
令人失望的是,在实行赛会制的赛季,深足直到艰难淘汰石家庄永昌才最终完成保级任务。
而2021年,在深圳楼市最后的疯狂时期,投资深圳的房企佳兆业终于“疯狂”了。 当年,深足引进了中超知名外援阿奇姆彭、卡尔德克、瓦卡索、亚历山德里尼等人。 这些球员都是有中超联赛经验的外援,实力绝对不错。
平头球被判无效,深足1-0被上海上港淘汰。
本赛季,深圳成功杀入上半区,随后在淘汰赛阶段被上海上港淘汰。 但22赛季,兵强马壮的深圳足球俱乐部再次加入“保级大军”。
近年来,深圳队大动作频出,却始终陷入降级“怪圈”,仿佛降级已经成为深足的“主旋律”。 几乎每个赛季,深足都会为球迷呈现一场“保级盛宴”。
踢球≠赚钱
当然,深足的绝招不仅仅只是“降级”和“拖欠工资”。 对于深足来说,“张开大脚”似乎融入了球队的DNA,永远是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早在特鲁西埃时代,教练们就一直强调传球和接球配合。 不过,最终的效果一定是“大脚清除危险区域”。
事实上,深足早年提倡高举高打的战术,确实可以理解。 一方面,当时传控足球并不流行,一些传统的英式球队仍然可以杀死所有人。 反观深足,当年的人员配置确实捉襟见肘,奉行大足球战略也是无奈之举。
“大脚踢”似乎融入了球队的DNA
然而近年来,就连国足也开始虚心学习传控打法,而深足却依然坚持使用大脚……
19年多纳多尼执教时,这位经验丰富的意大利主帅似乎并没有从恩师萨基身上学到太多“高压”和“区域联防”的经验。 不擅长争顶和对抗的中场核心塞尔纳斯举步维艰。
后来,李章洙接手深圳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球队“超调”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更神奇的是,此时高中锋卡尔德克被隐藏,“大踢”战术的范围居然瞄准了身高1.68米的单箭头阿奇姆彭。 诚然,阿奇姆彭可以打中锋,也可以凭经验去争球,但这样的打法不是效率低下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球队“大出手”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随着深足在转会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球队的配合也越来越亮眼。 防守基本靠赌博,进攻基本靠蒙眼。
现在,深圳队负债累累,面临着随时解散的困境。 有的外援甚至光是工资就被拖欠了1000万欧元以上。 有人感叹:深圳是一座工人“赚钱”的城市,而代表这座城市的俱乐部却拖欠工资如此严重。 实在是太讽刺了!
不过,在我看来,深圳式的“赚钱”与建设足球队的思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深圳人赚钱后,希望找到投资机会,实现财富“爆发式”增长。
现在深圳队负债累累,面临随时解散的困境。
至于足球的发展,目前可找到的“窗口”并不多。 一支职业球队想要获得稳定发展,要么必须构建可持续的青训体系,要么在短时间内在转会市场上投入巨资,找到合适的战术体系来快速整合球队阵容。
然而,从深足的“大脚踢”打法中,我们只能看到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
多年来,深足几乎没有本土培养的中超级别高水平球员,也没有成熟的战术和思想体系。 高水平联赛就不用说了,只要看看中超联赛中的浙江绿城、成都成都这样的球队,就知道和深足的差距有多么巨大。
从深圳足协“大脚踢”的球风中,我们只能看到急于求成的心态。
归根结底,深圳没有人愿意认真、长期经营一家大俱乐部。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吃大排档,无意间遇见了一位前深足队员的朋友。
据他介绍,当时两人是从北方俱乐部梯队来到深圳寻找机会的。 他们的同伴加入了深圳俱乐部,后来长期担任主力球员,而他本人则放弃了职业足球道路,在深圳创业。 没想到,他的朋友并没有赶上“金源足球”的好时代,职业生涯也平平无奇,差点陪伴深足保级。 至于他自己的事业中超元年冠军,也越做越大。 他还在深圳购买了多处房产,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 现在看来,我还没有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但现在我“做得更好”了。
“活着!”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中超元年冠军,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仿佛后卫一脚解围的大脚,竟然踢进了对方的球门。
或许,对于深圳人来说,不“搞足球”也是一种福气……
作者简介:张宇,留日二代,写作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