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世界杯小组赛晋级,主教练贾秀全激动得泪流满面,中超、亚冠赛场如火如荼,归化球员消息此起彼伏,众多转会传闻令人咋舌。卡塔尔世界杯面临“无缘”的危险。在众多新闻热点中,韩国99国青队世青赛亚军的成绩并不是最热的,但韩国足协重赏球队(或许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多)的消息却很受关注。原因无非就是奖金分配方案。奖金的40%(奖金总额10亿韩元约合589万元人民币)将分配给培养这些球员的38所中小学。不论金额多少,单单韩国足协不独享成绩功劳、不忘“辛勤付出者”的行为就值得中国足协学习。
众所周知,韩国足球大学生联赛是职业球员的“摇篮”。过去,韩国职业俱乐部并没有自己的梯队,他们的“血源”就是大学生联赛。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均由韩国足协直接管理。统一的训练大纲,造就了韩国足球独特的风格。近年来,韩国球队在世界赛场上的显著特点是体能充足、跑动积极、战术执行力强、意志力顽强。这一切都得益于校队教练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韩国足协的体系建设。即便有些竞技成绩饱受诟病西甲意甲没有韩国球员,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也有不劳而获的回报。
韩国球员从小到大从不离开学校,他们的训练时间都是在下午的课后。我们的孩子放学后去哪里呢?要么在去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路上,要么在教室里继续学习文化课。我们的孩子有时连正常的体育课都保证不了,更别说课外活动了。健全的制度、完善的奖励制度,才是学校足球发展的动力。而且,高考的时候,孩子们被招进足球项目,还会有不少“福利”。要知道,韩国高考的竞争程度,可不比国内差多少。
几十年听着“学足球要从小做起”这句话,相信老一辈的球迷们大多为中国足球操心。为什么别的学校可以有系统的规划,有分工不同的工作体系,而我们学校足球冒出来的关键词却是“足球操”、“足球舞”?当一个本来工资就不高的青训教练,看到孩子们被父母和老师带离足球场,再也不回来,心里该有多郁闷?这种“悲哀”的情绪,不只是属于足球,而是属于每个人,属于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少年强则国家强”,足球也是一样。你剥夺了孩子们踢足球或者参加其他运动的权利,换来的西甲意甲没有韩国球员,是不是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精英?科学家?未必!希望困扰了我们半个多世纪的那些鄙夷话语,以后不要再出现。
回到韩国足球的话题,近年来韩国职业球队逐渐完善U系列梯队,让选拔覆盖面更广,并逐渐形成了类似日本的俱乐部青训、高中联赛、大学联赛“三位一体”的选拔模式。原因在于大学生一般在22岁左右毕业,这个年龄进入职业赛场确实有些晚,尤其对精英球员的培养造成了阻碍。之前的精英球员都是直接从高中联赛进入职业俱乐部。随着越来越多的球员跳过大学联赛,韩国球队逐渐有了与中小学合作打造俱乐部梯队的想法,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更早地踏上了欧洲赛场。
欧洲职业比赛一直是韩国顶级球星的终极目标。从车范根到如今的“亚洲天王”孙兴慜,韩国每个时代都不缺少欧洲球星。不同之处在于,前往欧洲的球员越来越年轻,往往在展现出一定的足球天赋后,就前往欧洲体验更先进的足球氛围。就像这次获得世青赛亚军的领军人物李康仁,他6岁就因为参加了一档韩国足球真人秀节目《射多利》而被瓦伦西亚球探注意到,10岁就进入了瓦伦西亚青训营。要知道他是2001年出生的,还是下届世青赛和巴黎奥运会的适龄球员,这次他跨年龄段入选,荣获赛事最佳球员。上一个满足这个条件的人,就是梅西。 这就是2005年荷兰世青赛的故事,也是中国球迷最后一次看到国家队参加世青赛。当年在荷兰创造“红色风暴”的球员,大部分至今仍是各队的明星球员,甚至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主力。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世青赛了。
“借鸡下蛋”的欧洲青训模式,如今也被亚洲强国所借鉴。韩国足协凭借与德国足协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孙兴慜等6人送往德国职业俱乐部青年队。在转会汉堡、勒沃库森之后,孙兴慜加盟英超托特纳姆热刺,逐渐成长为“亚洲王者”。如今,这支国青队除了李康仁,还有效力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迪纳摩的金铉佑和效力于奥地利列夫林的中场球员金钟民。另一位“未来之星”拜仁慕尼黑的郑有英将因伤缺席世青赛。或许这一代将超越年龄稍大的“巴萨三杰”?
说起韩国的“巴萨三杰”西甲意甲没有韩国球员,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拉玛西亚三杰”,因为他们都没有进入过巴萨一线队,只是拉玛西亚青训的产物。1997年出生的白承浩、李承祐、1998年出生的张在熙都曾被拉玛西亚培养为核心球星。白承浩的模板是哈维,张在熙的模板是伊涅斯塔,李承祐的模板是埃托奥。可惜的是,一场国际足联的禁令差点消耗了他们的才华,他们都没能进入巴萨一线队。白承浩在西甲踢球,李承祐在意甲苦苦挣扎,张在熙结束希超征程后回到了韩国。
曾几何时,中国国家足球队征战1997年十强赛时,有从巴西归来的“四小天鹅”(李金羽、李铁、张效瑞和隋东亮,郝伟和李玮峰没有参加十强赛)。依稀记得,那种耳目一新的球风曾让多少球迷激动不已。如今,我们年轻球员的留学条件比“健力宝一代”好多了,但这些被中超球队重金买回来的海外背景球员,我们看不出能力有什么差别。或许韩国球员出国欧洲磨练球技、成为球星,而我们的球员,只是去“镀金”,然后“出口转内销”而已。
没有自己的风格,已经成为中国足球独特的“风格”。我们向匈牙利、巴西、德国、法国、西班牙等足球强国学习,中国国足的外籍教练也来自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的风格。现任主教练、世界冠军教头里皮评价中国足球,没有体系,哪有风格?青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至少需要10年的摸索和付出。“成功可以不属于我,但成功一定有我”是必须坚守的信念。
最后希望校园足球的管理权能落到体育总局而不是教育部,希望支持足球学校的资金能落到实处,希望基层青训教练的收入和福利能得到保障,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给孩子一些踢球的时间。足球场上的梦想,不比课本上的梦想逊色多少!一场足球比赛也能比一场辩论更能教会人团队合作精神!
中日足球差距对比:日本国家队成绩是理所当然,我们依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