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甲A联赛的最后一年,因为足协于2004年决定正式更名为中超联赛。为了保证中超联赛首个赛季的比赛水平,决定中超联赛中超联赛只能有12支球队。 但2003年,中超联赛和甲A联赛共有15支球队,这让中国足协陷入了困境。
为了达到减少球队数量的目的,足协经过多方研究最终决定,本赛季B级不升级,A级15支球队中的3支球队将被淘汰。 如果直接按照2003赛季的最终排名淘汰的话,对于那些实力较强但在2003赛季表现不佳的球队来说是不公平的。
最终,足协拿出了最终方案。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需要参考2002和2003赛季的最终排名。 2002赛季的排名乘以0.5与2003赛季最终排名之和,排名垫底数值最高的三支球队被淘汰。 2003赛季的成绩权重较大,2002赛季的成绩权重较小,这对所有球队都比较公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决赛前的积分和排名。 陕西和八一分别积14分和19分中超联赛 保级,已经提前降级。 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11名的天津队(33分)、第12名的青岛队(32分)和第13名的重庆队(26分)。 尽管重庆力帆本赛季排名仅剩一轮。 但由于2002赛季重庆力帆的排名是第6位,优于青岛的第8位和天津的第10位中超联赛 保级,那么,对于重庆力帆来说,戏剧性的算法出现了。 如果想大概率保级,就必须在最后一轮输球。 在青岛!
当然,我们首先要做出一个假设。 天津泰达上轮对阵上海国际。 由于实力差距明显,天津队被视为落败。
上轮重庆力帆的胜负对自己的最终排名没有影响,但如果重庆战胜青岛,那么最终就没有悬念了中超联赛 保级,自己将被淘汰。 但谁能想到,有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可以导致死亡和生存。
那就是输给青岛。 青岛获胜后,反超天津,最终排名第11位。 最终积分为重庆队6*0.5+13=16分,青岛队8*0.5+11=15分,天津队10*0.5+12=17分,成功击倒天津队,而重庆力帆则成功避开降级。 还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天津上轮输球的前提下的。
于是,重庆内外出现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场景。
场外,一片中国球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 远道而来的青岛球迷受到了重庆球迷的热烈欢迎。 据说,不少青岛球迷免费打车。
体育场内,重庆球迷将青岛队视为主队,为青岛队的每一次进攻而欢呼。 然而,每当重庆队表现出色时,球迷都会感叹不已。 当重庆0:3落后时,重庆球迷甚至开心地唱歌……
但异地比赛却让重庆球迷彻底疯狂。 上海国际1:2输给天津泰达,这意味着之前的分析毫无意义,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 上海国际队的失利成为今年最著名的假球案。 蒋进、申思等球员因受贿、操纵比赛而入狱。
而这场荒唐闹剧的最终结果颇具戏剧性:
1、重庆力帆最终没有出现失利降级的情况,为足协挽回了足够的面子。
2、重庆力帆试图输球保级但失败。 然而2004年,云南红塔退出中超联赛。 不过,历尽坎坷后,重庆力帆依然凭借这枚外壳成功杀入中超。
为保级而输球确实很可笑。 重庆力帆违背了体育精神。 不过,重庆力帆也按照规则为保级而战。 这是可以理解的。 相反,规则的制定者才是这出荒诞剧的始作俑者。 而这件事也终于给A班的10年画上了一个荒诞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