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回国后,各队制定了相应的新周期备战计划。 特殊时期,像昆明海埂、红塔这样的训练基地突然“回暖”中超俱乐部,不少俱乐部自有设施齐全的基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物复苏的春天,中超16强赛开始齐头并进。
▲网络图片。
北京中赫国安昆明训练营
此前,日本J联赛已经制定了较为具体的重启比赛时间表,那么中超联赛的开赛还会远吗?
虽然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中国足协近期就中超新赛季开赛日程等事宜多次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各项方案都经过精心设计。
5月份中超联赛的开赛,更加接近俱乐部的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中超各队回国就必须进行集训。
受备战策略、俱乐部自身硬件条件、气候、安全等因素影响,各俱乐部新周期的训练计划不同,训练地点的安排也不同。
北京中赫国安队3月9日从阿联酋回国后,迅速制定了新周期的备战计划,球队将集训安排在昆明。 另一支中超老牌球队天津泰达也将训练地点安排在昆明。 此前,深陷准入危机的天津天海队已经在昆明红塔基地封闭集训了一个多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昆明海埂和红塔基地成为甲级球队冬训的主要候选地。 海埂基地成为那个时代中国职业足球勾勒出的一道独特风景。 球队的集训和体能测试成为了那个时代足球人的热门话题。
海埂、红塔基地再受青睐
很难界定海埂和红塔基地在国内职业足坛失宠的具体时间点。 直到2012赛季,仍有不少中超球队选择在昆明集训。
比如赛季期间,申花主帅蒂加纳、中建主帅韦斯雷恩、绿城主帅冈田武、亚泰主帅萨布利奇都曾齐聚海埂。 他们在海埂食堂经历了一次别样的冬训。 中超联赛外籍教练的聚集,实际上为在那里带队的本土教练提供了难得的“培训课程”。
然而,随着国内职业足球进入金元时代,昆明海埂基地各界足球运动员的享受发生了变化。 资本的涌入不仅为中超俱乐部吸引了国际名帅和强援,也为海外冬训带来了新鲜时尚的创意。
以本赛季为例,大部分中超俱乐部都选择了前往海外集训。 仅上个月,就有8支中超球队同时在迪拜训练。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海埂和红塔基地重新受到青睐。 国安、泰达等一些国内俱乐部球队都选择在昆明开始新周期的备战。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疫情期间,目前国内的卫生安全环境比国外要好,北方地区气温依然较低。 海埂或红塔基地气候适宜、环境安静,是安排训练的理想场所。
另外,由于近期各队分开时间较长,如果能借昆明集训的机会互相热身、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部分球队留在“根据地”进行训练
当然中超俱乐部,并不是所有中超俱乐部都热衷于在昆明训练。 受疫情影响,不少中超球队依然选择留在“基地”进行训练。
据悉,得益于近年来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中超俱乐部,中超俱乐部也对包括基地在内的各方面硬件条件进行了必要的升级。 例如,此前曾在迪拜集训的上海上港队,在解除隔离后已于3月19日开始进行自选项目的训练。
从本周一开始,在主帅奚志康和前国脚孙翔的带领下,他们将在上海世纪公园基地进行集体封闭训练。 训练时,队员之间必须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申花俱乐部本月16日凌晨从迪拜抵达上海后,一直在康桥基地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他们基本确定要留在康桥基地接受训练。
江苏苏宁队全体队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将于本月28日出炉。 目前全队都集中在苏宁集团旗下的一家酒店内,从球队住处到训练场只需乘坐10分钟公交车。
编辑丨陆英
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