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遭遇三连败并被淘汰,但本届亚洲杯上港队踢出的内容却远胜于国足。 从在亚运会上击败伊朗打进半决赛,到在亚洲杯上给正宗的伊朗国家队制造大麻烦,香港足球近两三个月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当外界对香港队的表现感到惊讶时,一些专业人士早在几年前就看穿了这一切。 富力俱乐部前主席、陕西长安联俱乐部现任主席黄胜华几年前对香港足协现任主席霍启山说——几年来,香港队的表现不会比国足差!
为什么黄先生的话这么快就应验了? 核心原因是香港足球体系比中国足球更健康。
54支球队得到社区支持,正式运营4级联赛
足球起源于淄博,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对于现代足球来说,亚洲的“第一站”就是香港!
早在1886年,英国殖民者就成立了香港足球总会,这也是亚洲最古老的足球协会。
早在1908年,香港甲级联赛就已经开始,这也是亚洲第一个足球联赛。
香港足球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得到了社区的支持!
香港地少人多,房价贵; 但如果你想在香港踢足球,最重要的是场地!
虽然香港的大型体育场只有可容纳4万人的香港大球场和即将建成、可容纳5万人的启德体育公园。 然而,除香港离岛区和中西区外,香港18个区均至少拥有一个可容纳1000人以上的室外足球场,小型社区足球场更是数不胜数。 。
香港的联赛体系不仅限于香港超级联赛和香港甲级联赛。 他们共有4个级别的联赛和54个俱乐部。 这么小的地方却有这么多的俱乐部,而且很多球队的主场都在居民区。 这就决定了香港球队必须扎根社区,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商业运营,他们的球迷基本上都是邻居。
另外香港球队加入中超,香港联赛如果想在政策上做出重大改变,需要全体会员共同投票,将决策权完全下放给俱乐部(那就看看中国足协???)。
力所能及的合理运作
运行机制合理、正规,为香港联赛奠定了良好的格局。 近年来,香港的注册玩家人数不断增加。 陈俊乐、安永嘉、梁诺恒、茹子楠等香港球员也在中超和中甲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自己的风格。
香港俱乐部的经营思路也值得中超联赛效仿——量力而行!
香港联赛球员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港甲以下球员的底薪在1万港元左右,大部分港超俱乐部的月薪在2万至4万港元之间。 杰志的工资最高,月薪在4万至6万港币之间。
总之,香港联赛的顶薪只有72万港元,折合人民币66万! 正是因为在港超的收入太少,很多香港球员根本无法拒绝中超和中甲的邀请。
不过,极少的工资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俱乐部的稳定运营。 近年来,港超俱乐部每年运营费用最高为2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1837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富力旗下卫星队R&F富力通过向香港足协缴纳100万参赛费“空降”香港超级联赛后,第一年花费1000万,第二年花费1980万。 第三年和第四年共花费了5,000万港元。
但最近两年,投入是其他球队两三倍的富力富力,在参加港超的四年里却未能拿到联赛冠军,还被拖欠工资。 从2020年富力富力解散到现在,拖欠的工资一直没有结清。
可以说,富力富力的运作与杰志这样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俱乐部最大的区别在于,富力富力和很多金源中超俱乐部一样,有钱就大手大脚地花钱香港球队加入中超,有些钱是外人看不见的。 出来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而没钱的时候,他们就跑路,用破产清算的方式来避免拖欠工资。 像杰智这样的俱乐部虽然工资不高,但能够避免拖欠工资,为球员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些港超俱乐部的运营思路显然比中超俱乐部更加合理。
投资有限的港超俱乐部依然可以拥有该有的一切。 他们的训练是科学量化的,利用定位、心率等数据来跟踪每个球员的训练量。 专业的数据分析师进行数据分析并反馈给教练组,然后合理分配每次训练。 它还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来编辑训练和比赛视频并分析球员在场上的表现。
陈婉婷从数据分析师一步步成长为主教练,在香港可以发生,但在中国足坛绝对不可能发生。 。
强调转换速度和执行力,戴伟军如果选择留在上港队,很难成为主力。
20世纪20年代中国流行一句话——看戏看梅兰芳,看足球看李惠堂。 李惠堂虽然是梅州五华人,但出生在香港。 据史料记载,李慧堂参加了包括1936年柏林奥运会在内的1000余场国际比赛,打进1860个进球,仅获得奖杯120余个。 他还被德国杂志评为20世纪70年代最好的球员之一。 世界排名前五的足球冠军之一。
当然,李慧堂对于大众来说毕竟只是一个传奇人物; 但香港足球却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两段“难忘”的回忆,一是1985年的519,二是2015年世界杯预赛的两场0比0。
2015年的两届世界杯预赛中香港球队加入中超,当时的中国香港队只能防守国足,在禁区内被中国队打得体无完肤。 但2022年,当扬科维奇率队在东亚杯上小胜香港队时,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在亚洲杯前的热身赛中,香港队甚至将国足限制在20分钟内没有传球过中线。
香港足球的进步,让他们时隔55年再次杀入亚洲杯决赛,并打入亚运会四强。 尽管连续输掉三场比赛并被小组出局,但在三场比赛中,来自中国香港的球员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出色的对抗能力以及可以与伊朗队媲美的转换速度。 这就是目前的中国国家队。 法庭上没有显示什么。
中国队热身赛输给香港队后,网络上有不少声音调侃戴伟军后悔了。 但现在的戴伟军,即使不改籍,他能成为中国香港队的主力吗?
尽管国足的个人能力普遍优于港足,但采用高位逼抢、强调转换速度、对抗、执行力和一脚踢的中国香港队,根本不会让戴伟军这种缺乏执行力、防守缺乏动力、喜欢死守球、与主教练的技战术风格相悖的球员出现!
香港足球这些年的不断进步,也给了中国足球一个忠告——想要做好足球,不需要花一分钱,但需要深入基层并脚踏实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