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愿景——让更多中国人爱上运动
2018年是新浪体育成立20周年。 从网友老荣写的一篇博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开始,新浪体育无疑成为中国体育迷了解国内外赛事信息的首选平台; 如今新浪不转播英超了,面对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时代,新浪体育也经历了从媒体向体育产业公司转型的成长和选择。
2018年也是新浪体育举办3X3黄金联赛的第四年。 从2015年的9个赛区,到2016年的16个赛区,再到今年的30个赛区、82个城市,新浪体育改变了一项最初并不被看好的体育运动。 该赛事已逐渐成为全球辐射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的三人篮球顶级赛事IP。
回顾过去,新浪体育“掌门人”魏江雷表示,过去二十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新浪体育是见证者,也是改变者。 如果新浪体育只是一个体育视频网站,我们在2016年就死了。是的,但新浪体育不是。 不能说新浪体育的每一次尝试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也可以说为中国体育产业的进步开创了先例。
魏江雷 新浪网高级副总裁兼新浪体育总经理
见证者与行业“大跃进”
自1997年底《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发表以来,新浪体育几乎成了中国网络体育媒体的代名词:制作了第一篇浏览量过亿的网络博文,成为中国第一家浏览量过亿的网络博文。来报道奥运会。 某网络媒体公司开创了互联网与奥运会合作的先河,并拥有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张奥运官方采访通行证。
同时,新浪体育也是第一家付费购买赛事版权的中国网络媒体。 在成功将NBA、英超等赛事引入中国互联网市场后,截至2014年,新浪体育几乎拥有全球所有“头部”版权赛事。 转播权。
然而,一场以资本和版权为代表的新“圈地运动”改变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格局。
2015年1月30日,腾讯与NBA联合宣布,双方将签署为期五年、价值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腾讯将拥有NBA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网络转播权; 每年斥资80亿元购买中超联赛版权(2016-2020)。
资本的热潮瞬间点燃了中国体育产业市场,觊觎它的不仅仅是腾讯和中国体育动力。 阿里巴巴、万达、苏宁、乐视、暴风、双刃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热钱”的催促下,你唱我登场,纷纷闪耀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其他; 体育产业的创业浪潮更是汹涌澎湃。
对此,2015年关键时刻上任的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感慨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从1998年到2014年,我们固有的运营模式,包括固有的工作方法,过去15年,但随着“资本疯狂花钱抢体育版权”的开始,新浪体育赖以生存的“围绕版权创造流量”的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新浪体育此前以每年2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NBA版权,2015年,腾讯将出价提高到每年1亿美元以上;中超联赛版权在我们手上,每年800万元,我们可以卖近3000万元的广告费,却突然提升到13.5亿元,需要做多少生意才能赚回13.5亿元?这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
在版权价格完全偏离商业价值的情况下如何继续经营以及商业模式的颠覆,成为新浪体育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先锋与自我革命
到了2015年,新浪体育在版权领域已经“穷无能”。 从拥有所有赛事到如今一无所有,新浪体育被迫走上了变革之路。
资本追逐的背后,是体育产业变革的暗流。 来自IT行业的魏江雷敏锐地发现:“这和上世纪末的IT行业非常相似新浪不转播英超了,他站在了体育行业的最前沿。”
“我花了很多时间比较2015年的体育产业和1985年的IT产业。改革开放是1984年开始的,国内IT产业从1985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而体育产业改革则是从2014年开始的。”以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标志。
46号文件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按照保守计算,2025年我国GDP总量应该是100万亿元。5万亿元意味着体育产业产值将占我国GDP总量的5%。 这意味着未来10年体育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以上。
然而,与巨大的市场蛋糕相比,魏江雷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机会:2014年之前,所有活动都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46号文的发布取消了私人活动的要求。 由于比赛限制,新浪体育找到了新的战场。
一方面是出于基本的商业逻辑,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理解。 与其从外部“引流”流量,不如自主“造血”——新浪体育的独立IP赛事由此诞生。
决定“走自己的路”后,魏江雷开始研究自主IP项目。 “国务院46号文件讲了足球、篮球、排球,所以我们重点关注这三大项目:新浪体育与排球联赛签署了为期两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但针对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版权投入不划算,所以新浪体育推出了3X3篮球黄金联赛和5人制足球黄金联赛项目。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在体育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的今天,新浪体育打造自主IP赛事仍然像是在走钢丝。 业内甚至有声音认为,新浪体育这匹“黑马”还不够好,很可能最终会成为废案。
但魏江雷并不悲观:从欧美成熟IP的发展路径来看,发展独立赛事IP是一条经过市场验证的正确路径。 然而,传统体育人僵化的思维模式制约了私人赛事的节奏; 互联网产品化跑赛理念将成为新浪体育弯道超车的法宝。
从业者与“双亿”目标
2018年12月15日,3X3篮球黄金联赛国际经典赛在北京五棵松上演。 本次赛事汇聚了16支国内外顶级球队和世界排名前五的选手。 堪称当今世界三人篮球的巅峰。 最强对决,这也被视为新浪体育四年独立赛最亮眼的成绩单。
3X3篮球黄金联赛国际精英赛异常火爆。
如今媒体的定义已经不能涵盖新浪体育了。 成功转型为体育产业公司,打造了多个顶级独立赛事IP:举办四年的3X3黄金联赛,成为全球最大的三人篮球赛事; 5X5足球联赛、高山滑雪公开赛、青少年冰球联赛、青少年马术比赛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行业赛事。 此外,新浪的独立项目还包括健身健美、击剑、攀岩、跑步和智力运动等。
事实上,探索举办独立比赛的可能性之初并非一帆风顺。 魏江雷做独立IP的第一年,连新浪门户都很少报道他自己的IP事件新浪不转播英超了,这让他瞠目结舌。 但很快,他就想出了一种更适合独立IP的通信模式。
媒体的价值决定了事件的价值,媒体曝光度是衡量事件价值最有效的标准。 魏江雷认为,推广赛事IP的关键在于媒体资源的进一步放大,而这也正是新浪体育的最佳优势。
长期以来,新浪体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网络媒体。 每天有超过3500万用户通过PC端、手机端等端口从新浪体育信息平台获取体育内容。
更重要的是,还有微博。
2017年1月,新浪体育甚至获得了微博的独家资源。 魏江雷透露:“新浪体育与微博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从微博获得了很多独家资源。这为新浪体育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我们之前在各个体育领域的60个账号,过去两年间,粉丝数量增长了近三倍,阅读量也增长了近500%,目前,新浪体育微博社交资产已吸引了1.5亿体育迷的关注,每人浏览量超过80亿次。月。”
正是通过门户和微博的双向加持,2018年3X3黄金联赛实现了35亿条微博话题和10亿次网络视频观看量,分别较上年增长191.67%和150%。 其社会影响力超越中超联赛等多项国内领先职业赛事。
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的体育IP在传播力上与娱乐IP还处于不同的层次——这也给了魏江雷新的思考方向。
“过去,我们一直用体育思维来组织比赛。今年,我们增加了新的思维,尝试将许多娱乐元素融入到严肃、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中,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一档重磅综艺,达到百亿的微博话题和视频播放量并不难,但体育赛事却远非如此。 中国的年轻人显然更愿意看综艺节目。 3X3黄金联赛体育跨界联动思想。 除了联手《中国新说唱》、《热血街舞团》等新潮热门网络综艺外,还与陈赫、张艺兴、邓伦、朱一龙等30余人合作、白宇、邓紫棋。 与顶级娱乐明星合作,仅娱乐明星为赛事加油的视频全网浏览量就超过8000万次。
魏江雷从娱乐节目中学到了如何让体育赛事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其中。 3X3黄金联赛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微博话题量和视频播放量“双十亿”。 目标。
潮流引领者和分水岭
如今,46号文发布已经过去了四年,中国体育产业在经历了“喧嚣”和“蒙眼狂奔”之后,再次变得冷静和理性。
四年来,新浪体育已经形成了以独立赛事为核心,从赛事到媒体传播再到商业变现的商业闭环:懂得如何扎根、如何称霸一座城市、如何吸引更多人人们参与其中,如何深入影响一个地区的体育文化,如何盈利; 新浪体育已成为领先的体育媒体信息平台、极具影响力的微博社交矩阵网络以及初具规模的自有赛事体系。 开辟新领域的“三驾马车”。
如今,新浪体育已运营九大独立赛事IP。 虽然尚未大规模开花,但整体增长喜人。
探索体育产业化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体育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谈到未来时,魏江雷毫不避讳地表示,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从业者必须有“敬畏之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自己的知识产权赛事。 我们希望中国能有100家像新浪体育这样的同行,共同利用举办赛事的机会,推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比赛、参与体育运动。 促进团体项目的发展也是每一个体育从业者的责任。